缙云县综合执法局以“管理提质 服务先行”共绘夜经济新图景 |
||||||||
|
||||||||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缙云老城的夜在烟火气中徐徐展开。近日,经过全方位改造提升的十字街夜市以崭新面貌亮相,跃升为兼具市井活力与文明秩序的夜经济新地标,为缙云市民和游客呈现“烟火味”与“文明风”交融的夜生活盛宴。 本次改造以“管理提质、利民富民”为核心,聚焦传统夜市高频易发的占道堵塞、矛盾纠纷等“痛点”,创新“业态划分+定点定摊”管理模式,对夜市布局进行系统性优化。十字街周边及胜利街延伸段被划定为美食餐饮区,汇聚各类特色小吃及网红美食,香气氤氲中升腾起舌尖上的乡愁;胜利街中部泰隆银行路段则设为果蔬百货区,集中陈列日用百货、时令果蔬、手作饰品等商品,琳琅满目间尽显生活意趣。 所有摊位实施“编号定位”管理,地面设置醒目标识引导摊主按区入驻,相邻摊位保持0.5米以上间距,并以统一沿街道单边摆放为主,确保通行顺畅。规范后的夜市通道宽敞整洁,顾客可从容穿梭于美食与百货之间,既保留了“逛”的乐趣,又避免了拥挤杂乱。 在夜市经营了4年的钟氏金汤卤味摊前围满了食客,摊主章柳鹏是丽水人,谈起入驻十字街夜市的初衷,他说:“摊位费全免,管理又规范,缙云很友好。”“现在有了固定摊位,避免因抢占点位发生纠纷,经营更安心,夜市的氛围更和谐了。”56岁的意面摊主饶淑英正忙着制作意面,“现在摊位后面还增加了休闲空间,让顾客有了坐的地方,听说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美化亮化工程,生意肯定会更好。” 夜市最亮眼的改造当属黄帝文化主题餐车集群。70余辆餐车加装了统一的灯箱式挡板,灯光一亮,以缙云色呈现的“黄帝缙云,暖心之城”特色标语十分亮眼,挡板右侧统一设置“三小一摊”登记凭证放置处,食客可清晰查看商户资质,实现“阳光经营”。车身尺寸严格控制在3米×2米以内,既保证视觉统一性又避免空间压迫感,大部分摊主还对餐车进行了个性化装饰。 饶淑英指着焕然一新的餐车笑道,“现在大家都爱拍照打卡,不少顾客都在夸有灯箱之后拍照更好看了,而且这次加装还不收取费用,对我们是实打实的好事。” “以前摊位参差不齐,现在像移动的文化展馆!”市民楼女士听说夜市焕新特地过来逛逛,买上几串常买的烤串。 此次改造后,餐饮从业人员规范显著提升:所有餐饮从业者均统一佩戴洁净的工作帽与口罩,确保干净卫生,从源头守护食客“舌尖上的安全”。与此同时,夜市在安全保障层面实施了全方位升级举措,增设消防栓、灭火器站等消防设施,构建起“预防-应对-提升”的全链条安全体系——定期开展消防实操演练与培训,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方式,使摊主和管理人员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缙云县综合执法局创新推行“信用积分+动态评级”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晨查+夜巡”全覆盖检查,将卫生状况、服务态度、安全规范等纳入积分体系,信用积分如同无形的标尺,既约束经营行为,更激发自律动能,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个摊位、融入每笔交易。 来自上海的游客黄先生带着家人走进十字街夜市,“我们是来缙云旅游的,正好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过‘十字街’就找过来了,感觉特别好,摊位整齐、地面干净,而且口味也很正宗”,黄先生端着手上刚买的海南特色美食连连夸赞。 十字街夜市是缙云老城“夜经济”的亮眼标杆,是缙云人民难以割舍的老城“情怀”和“生机”。此次改造提升通过规范管理促发展、文化赋能强底蕴,探索出了传统夜市升级提质的新路径。“改造的出发点是源于大众的需求,我们探索以‘细微的改’助推夜市的风貌提升、文明提质”,缙云县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城市管理从“管”到“理”的升华,既要理解群众需求,更要理顺城市秩序、理清服务路径。后续将持续优化服务,让夜市“烟火气更浓、安全网更密、文明范更足”,成为展示缙云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