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县市区动态

经开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队伍一体化改革奋力打造最优发展新环境

发布日期: 2024- 08- 26 08: 55 信息来源: 开发区分局 浏览次数:

经开区综合执法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结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通过深化“执法三课一检一考”、完善“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编制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等措施,全力推进预防式执法监管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营商环境聚势蓄能“法治磁场”,助力打造经开区最优发展新环境。

一、事前提高指导服务,助力便企稳预期。一是开展“执法三课”通过新春复工第一课给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城乡规划等全领域培训,立足企业共性违法问题,分领域精心挑选15个典型行政处罚案例汇编成册,通过“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今年以来,发放典型案例手册500多份,开展警示教育培训会11场,累计参与2000人次,逐步实现“查处一件、警示一片、治理一域”。通过新招引和新新租赁企业第一课,宣传培训经开区有关帮扶政策,帮助企业制订审批方案和一企一策个性化解决方案等方式,给企业解除疑惑明确路径,减少企业自己摸索时间快速地将企业引领到高速发展新赛道二是进行企业体检建立“健康体检”机制,重点行业6S现场管理和合成革企业118条精细化管理情况定期进行打分,通过对企业境治理和管理水平能力的预防性检查,指出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提前为企业诊疗开方”,确保生态环境隐患问题得到预防。今年以来已完成合成革、革基布9家重点企业6S打分,10轮合成革精细化管理打分。三是落实“过关考试”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有力度有温度对轻微违法、首次违法和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进行约谈警示告诫,并采用安全知识考试的方式,在企业积极配合隐患整改法律允许范围内“考试过关”的企业减免处罚做到刚性处罚和考试教育相结合,避免“以罚代管”。今年以来共开展约谈9次,涉及企业40家,首违不罚16

二、事中规范涉企检查,助力暖企减负担一是综合查一次梳理监管领域中常见、高频、企业反映强烈的重复检查事项,环保、安监、执法等多业务线多项检查事项综合到一张检查清单,形成综合查一次事项15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清单化一次性告知管理对象,切实破解经开区涉企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今年以来,高效开展联合执法100余次,进企总次数同比下降30%二是创新数字赋能。充分运用无人机低空飞行“天巡”和执法人员网格化动态“地巡”相结合,对企业开展“有感服务+无感检113次,实现最大力度不扰企、少扰企,让企业能安心经营,不疲于接受检查。同时利用好“数智超脑”和监测监控等数字化监管平台,推动辖区各部门高效协同提升信访回复效率,以数字化应用提高经开区现代化执法治理水平与能力三是加快队伍融合。积极打造“周三午学”品牌,织执法人员开展专业集中培训33次,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等进行系统性讲解学习12次,增强执法干部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同时由各科室骨干人员开展集中授课19次,就各领域专业业务知识、案件实操办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法律依据等实务方面授课学习,强化执法干部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快“一支队伍”的深度融合。

三、事后加强协同保障,助力护企增动能。一是编制合规指引。结合《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足市区两级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赋权执法事项操作指南等,加强丽水半导体等新兴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分行业编制《合规指引》。通过健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方面专项合规指导服务,帮助一线执法干部掌握规范执法的指导说明书的同时,让企业也能一翻就知、一学就会。二是问题高效检索。创新利用好生态“画像”,收集生态环境问题线索库和典型问题清单,切实提高问题发现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机制,选聘生态环境监督员组织巡查企业,主动向企业和群众发放标注有举报电话执法事项服务监督联系卡切实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今年以来,通过生态画像环境监督员机制收集各类大气污染线索148条,均在第一时间核实解决,推进经开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三是优化行政审批。成立营商服务小组,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填补服务短板,优化审批程序,同时加速审批时效严格按照承诺时限办结。今年以来扎实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的审批制度共计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8个,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的审批制度降级备案项目55实现企业落户硬环境和营商服务软环境双提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