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县市区动态

缙云县建立涉企行政检查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发布日期: 2024- 04- 08 16: 11 浏览次数:

当前执法部门对企业开展检查的过程中仍存在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简单执法等问题,缙云县认真分析问题积极协调突破,针对问题暴露出的执法过程中“监管对象底数不清”“检查计划归集难”“检查结果共享难”等机制体制问题,缙云县以“行政赋码检查机制”试点工作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执法活动统筹整合、报备监督信息互通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推进日常监管检查活动磋商整合,探索打造涉企检查活动“发起-执行-监督”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一、涉企问题基本情况

(一)分类管理难,执法检查计划待统筹。问题主要突出在“两个底数不清”:一方面是行政执法机关监管事项清单不清,部分监管事项存在不必要、相同近似、表述不规范等情形;另一方面是行政执法机关对监管事项所关联的监管对象底数不清。同时,各条线均有国家、省、市三级不同的工作部署要求及辖区内不同实际需求,在编制计划时单靠人工整合很难做到检查计划真正“应统尽统”。

(二)信息互通难,增值化执法方式待拓展。部门间执法频次高、结果不共享,极易出现涉企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执法等执法问题,需打破执法信息壁垒,建立执法结果互认,推广宽严相济执法覆盖面。

(三)综合事项多,一线执法能力待提升。执法事项多且动态变化,对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一线执法队员常面临判断违法行为“罚不罚、罚多少”的现实窘境,亟需提升一线执法能力。

(四)服务效能弱,企业咨询需求待满足。执法部门缺少对企业、行为人的普法引导和企业合规建设的相关指引,但群众企业学法知法用法需求不断增强,对执法事项的咨询需求不断增加,基层需要持续提升快速高效的执法水平和精准服务,提升群众企业满意度。

二、涉企问题解决过程

(一)精准优化分类监管。深化“信用+”监管的运用,制定出台《缙云县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实施办法》,以梳理监管对象库入手,结合本部门职责和行业特点,依托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和领域内专业型风险模型等方式,对特定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围绕国家及省市年度重点任务、重点行业风险管控要求、高频高风险投诉事件等实际监管需要,确定日常监管拟开展的频次。

(二)精准提升统筹实效。围绕日常监管计划任务精简、检查频次下降两大主要目标,制定出台《缙云县涉企行政检查管理暂行办法》,以检查事项清单为基础,全面梳理全县3615项行政检查事项和564项抽查事项,按照监管领域无遗漏、特定监管对象全覆盖、涉及事项全实施的原则,精准把握统监管对象和统检查内容两个连结点的关系,优化各部门间不同计划任务的统筹规则,通过统一指定、联席会议、线上磋商等方式,统筹单部门检查计划为跨部门联合监管、同类跨部门监管再整合,应并尽并、应联尽联,进一步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

(三)精准匹配执法事项。数字赋能,依托“执法宝典”数字化系统全面梳理整合省权力事项库(监管库)事项清单,汇集执法事项、法律条文、典型案例等数据信息,设置事项关键词“模糊查询”功能,执法队员“一键匹配”违法行为和执法事项,变“教条式执法”为“智能化执法”。目前,已完成不认领标记980项检查事项的规范和清退工作,累计发起协查协36件,抄告抄送252件,联合会商28次,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执法检查。同时,归集260项移交标准、380项裁量基准基础数据,建成违法类型、事项清单、经典案例等8个信息数据库,实现具体执法事项规范名称、职责边界、违法情形、适用法条和自由裁量基准等内容快速锁定、匹配。

(四)精准规范高效执法。统一“一把标尺”,组建“云上服务指导团”,采取线上咨询、会商研判等形式,为一线执法人员提供全天候、全流程、全智能的教科书式执法指导,高效实现重大或复杂违法行为违法事实认定和法条准确适用。推行“综合查一次”,建立部门检查申报、重复检查预警、需求一键响应等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变“多头重复查”为“综合查一次”。同时,线上线下均设立“综合咨询专窗”,汇集群众企业关心的执法事项清单和法律法规,人性化推出“入行”注意事项,将“多个窗口咨询”转变成“一个端口查询”,确保涉企“无事不扰”,执法服务“有求必应”。

(五)精准问责扰企行为。出台《缙云县涉企公务活动“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备案制度(试行)》,实行涉企检查事前备案、事后报备,明确备案流程、备案内容,指定专人对备案事项进行审核,对在审核中发现的多个部门在相近时间对同一企业开展检查的,及时提出检查任务整合建议,截至目前,涉企报备共163户次。由县纪委监委牵头,针对事后报备情况定期对入企活动情况开展监督,对出现低质量、走过场、无计划检查的部门进行督导,进一步提升涉企检查计划性、计划统筹性。制度施行以来,缙云涉企公务活动同比下降37%,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三、涉企问题解决成效和启示

在以增值化改革理念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过程中,执法部门应聚焦靶向化解基层执法事项多、高效运用难等涉企执法水平共性问题,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执法活动统筹整合、报备监督信息互通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推进日常监管检查活动磋商整合,使涉企执法活动形成全链条闭环,以此破解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简单执法、刚性执法等难题,规范涉企执法,不断优化提升法治营商环境软实力。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机制:一是健全完善涉企检查(计划)备案制度,实行行政“赋码检查”和“亮码检查”机制,避免“随意查”。二是健全完善涉企检查“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企业合规体系建设,避免“多头查”。三是健全完善涉企轻罚免罚清单和相关配套实施程序机制,避免“简单查”。四是健全完善涉企检查监督机制规范执法人员行为,避免“粗暴查”。五是健全完善争议协调机制,特别是对新兴产业,避免“无人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