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举优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
||||||||
|
||||||||
攥指成拳 优化力量 我市多措并举优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本报讯(记者 林坤伟) 近日,市综合执法办印发《关于优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有效整合乡镇(街道)执法资源,落实“攥指成拳、优化力量”工作要求,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自“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以来,我市推动执法力量向县乡一线下沉,其中县乡执法力量占比89.1%,乡镇(街道)执法力量占比64.2%,形成执法力量主要在县乡的“金字塔型”执法队伍体系。我市根据乡镇(街道)人口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特色等差异化实际,结合属地执法需求,稳妥采取赋权、派驻或“1+X”管理方式,实现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对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执法力量已集中进驻的中心乡镇(街道),根据属地政府意愿和基层执法需求,依法采取赋权方式,整合乡镇(街道)和部门执法力量,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行使县级行政执法部门部分法定行政处罚权。 青田依托温溪片联盟,将温溪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纳入温溪片区组团发展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以中心镇区正向外拓展,联动贵岙、小舟山、吴坑“攥指成拳”,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下好区域联动“一盘棋”,实现温溪联盟“一支队伍管执法”,走出了一条“大镇带小乡”区域协同治理的综合执法模式。 同时,我市结合乡镇(街道)范围内审批许可、投诉举报、监管检查、行政处罚、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精准选择乡镇(街道)赋权事项,不断优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对赋权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实施情况每年组织评估,对乡镇(街道)范围内无行政检查对象、无专业人员承接,听证案件多发、执法效果不佳等相关事项,进行实事求是地调整;拓展选择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高频多发、易发现易处置、专业要求适宜的执法事项,进行因地制宜地优化。 健全完善下沉人员“双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乡镇(街道)执法工作“双向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执法绩效“关联考核”机制……在整合基层执法力量、优化赋权执法事项的同时,我市还不断健全综合考评机制,统筹设置科学规范、符合实际、与时俱进的评价体系,让优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考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市综合执法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将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结构和能力,提升基层工作效率和公信力,走出一条适合丽水山区特色的“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路子。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