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专题专栏 >>工作研究

浅析占道经营、乱设摊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缙云壶镇镇为例

发布日期: 2022- 03- 01 08: 53 浏览次数:

摘要: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井然有序的商业环境是彰显城市文明秩序的重要指标。然而,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可以说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缙云县壶镇镇走访便能发现,商铺出店、商贩占道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既扰乱市场秩序、造成交通不畅,也让壶镇镇形象大打折扣。群众也曾质疑:“我们经常看到有关部门对占道经营进行规范或专项整治,但是,为什么占道经营总是会卷土重来?”对此,缙云县综合行政执法壶镇中队也是“喊难”:“我们接到投诉就去执法,经营商户通常会立即整改占路行为,游商浮贩则是‘打游击’,转移到其他区域。但是,没过多长时间,整治后的路段又会出现占路经营现象......我们也是有着‘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无奈。”占道经营为什么难以治理?如何进行治理?这是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本文围绕主题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状,第二部分是成因,第三部分是对策。

关键词:占道经营、流动市场、临时摆放、

一、壶镇镇占道经营及乱设摊问题的现状

(一)摊贩摆摊堵路,车辆“夹缝”穿行,“流动菜市场”玩起“捉迷藏”

以壶镇镇溪西农贸市场为例,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问题屡禁不止,菜场大门附近有几处地上停车位,方便居民开车买菜购物。然而在清晨和傍晚,十多处摊位在农贸市场门口前两列排开,原本不宽的地方被这些流动摊位和买菜的群众占据了大半。 开车的群众路过时小心翼翼,担心剐蹭到买菜的人或摊位。对此现象,农贸市场内的商户李先生表示:“门口的“流动菜市场”不仅妨碍群众通行,还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某些不法商贩曾因为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问题与顾客发生争执,影响了溪西农贸市场的整体形象。而且流动商贩晚上收摊后常常留下一地的垃圾,给环卫工作增加了负担。”其实,壶镇中队并非没有整治,而是流动商贩总跟执法人员玩起“捉迷藏”,趁着执法人员上班前或者下班后到市场外摆摊。“流动菜市场”还存在于贤母东桥头、好溪菜场外围、新民菜场外围,令人非常无奈。

(二)沿街商铺出店经营,游商浮贩乱设摊,垃圾、污水污染路面,人行道“变身”自发市场

以壶镇镇人民北路为例,有某中等规模便利店出店经营现象,促销产品直接放在店外买卖、店外设水池,这些行为不但严重挤占了行人通行的空间,其经营产生的垃圾、油渍、污水也污染了路面。也有一些沿街商铺将炊具、盆栽等杂货摆放在店外,壶镇执法中队执法队员曾在街面巡查时几次对其出店经营的行为进行过警告甚至处罚,然而,店家总是保有侥幸心理,巡查整改后故技重施。

二、壶镇镇占道经营及乱设摊行为难根除原因

(一)群众规范意识淡薄

壶镇的城市化进程加剧,思想意识未能跟随经济发展脚步,小农思想仍旧深刻,某些菜贩认为出售自己家剩余农产品不需要考虑其他,出店经营的当事人认为自家店门口的范围如何使用理应自己说了算,不理解不配合执法队员。

(二)临时摆放点位有待考究

壶镇目前设置14个临时摆放点位,可能存在点位设计不够合理等原因,并未发挥其实际用途,仍有摊贩选择在农贸市场门口随意摆放。

(三)摊贩节约成本

在市场外摆摊的商贩中,一些人卖的是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因为种类不多、数量有限,不愿在市场里租用正规摊位销售。剩下的一部分流动商贩为了省下一笔摊位费,常年在市场外摆摊经营。

(四)买卖市场呼应

部分沿街商户、流动商贩漠视公共权益,追逐一己私利,部分群众在消费时贪图廉价、方便,忽视食品安全和交通、治安问题,在二者需求实现结合时,更为占路经营的存在推波助澜。

(五)管理和处罚的方式有待完善

一方面执法中队在整治上与商贩们打游击,执法力量不足、执法力度不够、执法程度不严,且缺乏长效管理。街面巡查机制不够完善,可能存在时间过于固定,经营者深谙“套路”,便于“游击”。另一方面,不少流动摊贩年龄较大,执法人员与其沟通时有困难,难以完成处罚流程。

三、结合现状整治壶镇镇占道经营及乱设摊的对策

(一)多措并举做好宣传

宣传提高群众规范经营意识。一是传统的村广播、拉横幅、移动播音车、贴公告等方式告知经营者需规范经营,也需传达群众注意流动摊贩的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条件可能没有保障。二是“以宣代罚”。对于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难以完成处罚流程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以宣代罚”的方式提高其规范意识。如让当事人跟随执法车辆观摩执法过程半小时以上,如让当事人带回宣传单张贴在自己村的公告栏并向身边人传达规范经营。

(二)临时摆放点选址优化

壶镇镇目前设置的临时摊位摆放点虽然14个点位数量足够且执法队员会帮忙一起挪动摊贩的商品,但设置的合理性有待考究,之所以在各大农贸市场周边仍存在“占道顽疾”,也许应该重新分析点位合理性,比如是否选取了人流较为集中的地点,是否能够代替周边缺乏农贸市场的功能,是否需要将某些点位“合二为一”或是“一分为二”。

(三)加强临时摆放点摊位管理

因地制宜地设置限时入市、退市,进行规范管理。既然宣传流动摊贩的产品品质和食品卫生条件难以保障,那么就应该更规范化的管理临时摆放点各摊位,执法中队可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临时摆放摊位进行一一登记详情,利用各自系统的登记模式,完善售后追踪工作,也倒逼经营者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四)完善巡查机制

一是扩大巡查范围,并针对贤母东路桥头、好溪村菜场、新民村菜场等重要点位加强巡查。二是设置不固定的巡查时间,错峰巡查。让流动摊贩难以掌握执法时段,以此减少侥幸心理,更加规范经营。

(五)改造市场 设立专区

针对市民有购物需求,但周边农贸市场不足或规模小、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建设各类市场或改造现有市场,通过降低收费门槛,引导流动商贩“退路进厅”,并考虑一些家庭贫困、身体残疾等特殊人群之需,设立提供免费经营摊位的“爱心服务区”,以解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关键要看怎么“为”。占路经营的原因各不相同,总之城市治理者不宜一刀切,应以合宜的方式区别对待,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占道经营现象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严格执法与合理安置相结合的“堵疏相宜”之策。

“堵”治标,“疏”治本。占路经营问题的整治也绝非一日之功,要突破“摁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局,需要因地制宜、疏堵相宜地施策,也需要壶镇执法部门沉下心研究如何“组合出拳”、建立联动机制,多措并举。唯有如此,才能寻得破局之道。


来源:缙云局  陈惠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