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专题专栏 >>以案释法

遂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办巫**未经许可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案

发布日期: 2021- 07- 13 17: 29 浏览次数:

遂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办

巫**未经许可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案

遂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包冰星 徐丽

一、案情介绍

(一)案件调查

2020年11月30日,遂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接遂昌县水利局移交,2020年11月22日当事人巫**在遂昌县**乡**河段进行河道采砂活动,其行为涉嫌违反了《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在河道管理范围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申领采砂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的规定,已构成违法。执法队员接手相关证据后,仔细研读证据文件,对案件整体形成了初步认识和判断。根据水利部门移交案件证据,执法队员了解到当事人巫**连续多日非法采砂,并将采得的砂石统料联系并出售给买家杨**。

为进一步查清案情,执法队员向当事人送达《调查询问通知书》,当事人巫**于2020年12月02日到我局接受调查询问。2020年12月28我局执法人员再次联系到当事人,进行了补充询问。经调查,巫**未经许可于2020年11月20日至2020年11月22日三天时间内,在遂昌县**乡**河段进行采砂作业。采砂的挖掘机和驾驶员由巫**联系,运输车由买家杨**联系,三天时间共采得砂石统料(未过筛)644立方米、砂石料(现场过筛)40.5立方米。其中644立方米的砂石统料卖个杨**,另有40.5立方米的砂石料,被当事人联系的小型农用车运往蔡源乡用于当事人所承包的工程建设。

我局于2020年12月28日向遂昌县价格认定中心提出价格认定协助要求。遂昌县价格认定中心于2020年12月29日对我局出具的《价格认定协助书》出具了《价格认定结论书》两份,认定砂石统料644立方米价格为16100元、砂石料40.5立方米价格为3038元。依据遂昌县价格认定中心出具的《价格认定结论书》,当事人巫**违法所得共计191038元。

当事人未经许可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采砂作业,其行为违反了《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在河道管理范围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申领采砂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的规定,构成未经许可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采砂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

(二)查办结果

4月28日,我局召开案件集体讨论,对本案的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及罚没金额进行集体讨论。

讨论认为,当事人未经许可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采砂作业,其行为违反了《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在河道管理范围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申领采砂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的规定。根据《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没收作业设施设备”的规定。最终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壹万玖仟壹佰叁拾捌圆整(¥19138元),即价格认定中心出具的认定价格,并处罚款贰万伍仟柒佰圆整(¥25700元)的行政处罚。

在处罚告知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提出陈述、申辩及听证的要求,视为已经放弃了上述权利。

二、焦点问题评析

(一)行政相对人确定

本案中,巫**作为卖家联系了买家杨**,并联系挖机和挖机驾驶员,实施了采砂作业的行为。而杨**作为买家,仅联系运输车,安排车辆进行接运。巫**在客观上违反了《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在未依法取得有关部门许可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实施采砂活动并销售获利,破坏了河道水生态。主观上,巫**明知自己实施的采砂行为未获得许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河道水生态及防洪泄洪,依然联系挖掘机和驾驶员实施非法采砂行为,谋取非法利益。因此,将巫**认定为本案行政相对人无异议。

(二)关于自由裁量权适用问题

依据《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没收作业设施设备”的规定,参照《浙江省水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浙水政〔2018〕10号),决定没收违法所得19138元,并处罚款25700元。

三、启示建议

近年来,非法采砂的行为引起了国家层面上的重视,自从2012年1月1日《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政府就以强有力的手段进行处罚惩治。可是相关的整治政策出台以后非法采砂的行为依然是屡禁不止。整治非法采砂行为不仅是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和保持河道的防洪泄洪能力,更重要的是河道砂石作为重要的国家资源,要防止让国家资源免受损失。而对于砂石行业来说非法采砂和大量砂石料来源不明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来历不明的砂石料应用到建筑上也无法保障质量,只会造成更多“垃圾工程”的出现。建筑质量更是直接关乎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不容忽视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