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专题专栏 >>三改一拆

丽水市“三改一拆”行动简报2021年第5期(总第301期)

发布日期: 2021- 11- 05 11: 05 浏览次数:

丽水市“三改一拆”行动简报

2021年第5期(总第301期)

市“三改一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1月5日

本 期 要 目


【工作动态】

●丽水市召开全市乡镇(街道)“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业务培训会

●周光洪组织召开治违除患促安全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督导部署会

●丽水市“三改一拆”办开展治违除患促安全专项督导


【工作交流】

●龙泉市:竹垟畲族乡助力打造“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竹垟样板”

●庆元县:百山祖镇“三项”创新助力国家公园创建

●缙云县:加快推进“治违除患促安全”企业违建专项整治

●景宁县:拆出一座“天空之城” 改出一处“休闲圣地”


【工作动态】


丽水市召开全市乡镇(街道)“无违建”

创建创先争优业务培训会


10月12日下午,丽水市召开全市乡镇(街道)“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业务培训会。这次培训会以钉钉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会议室,8个分会场分别设在各县(市)“三改一拆”办。省“三改一拆”办指导组组长茅建平等4位专家进行了现场授课,市“三改一拆”办主任周光洪致辞,市“三改一拆”办常务副主任何鲜飞主持会议。市“三改一拆”办各专项组负责人,市“三改一拆”、各县(市、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改一拆”办专班工作人员,全市乡镇(街道)“三改一拆”工作分管领导和数据报送员参加培训会。

周光洪主任在致辞中对全体参会人员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端正学习态度,深刻认识“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二是要明确学习目的,客观把握“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工作面临的新局面;三是要学用结合实际,有序推动“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茅建平组长对我市“三改一拆”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就深化清廉治违、打赢治违除患攻坚战、推动违建治理迭代升级、摸清违建底数强化数据质量、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宣传引导等6个方面全省重点工作进行了通报部署,并对《浙江省拆迁拆违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清廉治违建设和《关于深化清廉治违建设的通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随后,省办专家们分别对《浙江省“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考评办法(试行)》、浙江省违法建筑数据采集和报送等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授课讲解,并就各县(市、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最后,市“三改一拆”办常务副主任何鲜飞部署丽水市第四季度“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创建工作。他强调,一要紧扣创先争优,二要紧抓治违除患攻坚战,三要紧盯数据排摸,四要紧贴清廉治违,五要紧跟宣传引导。

下一步,全市上下将对标对表做好此次培训的工作落实,继续加强违法建筑底数排查录入,提升数据精准度,加大存量违法建筑处置力度,力争在全省“无违建”创建工作中再创佳绩。


周光洪组织召开治违除患促安全违法建筑

专项整治行动督导部署会


10月25日,市“三改一拆”办召开工作例会,就下一步开展治违除患促安全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督导做部署。市“三改一拆”办主任周光洪参会并讲话,市“三改一拆”办全体工作人员参会。

周光洪指出:为确保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今年内坚决处置到位,要高度重视本次专项督导行动。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找出问题,力求改出实效;要坚持求真务实,对待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对待;要坚持规则导向,对标对表,避免在检查过程中乱开“口子”;要坚持廉洁意识,严格遵守八项规定。

周光洪就专项督导强调:一要明确“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的各项任务指标,积极培育、物色“无违建”县(市、区)、“无违建”创先争优示范县(市、区)、十佳单项示范典型、治违控违示范乡镇街道优秀选推对象。二要借助“两个清零”专项整治行动,以“安全隐患违法建筑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两违’信访投诉案件清零行动方案”为契机,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三要加强新一轮治违控违宣传力度,力争在今年这个“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开好头,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存量违法建筑基本“清零”。四要提高工作效率,以高度的责任感提高自身水平,加深政策研究。


市“三改一拆”办开展治违除患促安全专项督导


10月26日起,市“三改一拆”办开启为期两周的治违除患促安全专项督导,常务副主任何鲜飞、专职副主任吴建锋分别带队前往各县(市、区)进行专项督导,确保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今年内坚决处置到位。

本次督导针对6类重点内容展开督导:一是列入全省涉及安全隐患数据清单中未处置到位的违法建筑,特别是列入重大安全隐患未处置到位的违法建筑;二是核对列入全省涉及安全隐患数据清单中已处置到位的违法建筑;三是存在安全隐患违法建筑的排查情况,特别是瞒报漏报情况;四是违法建筑信息采集情况;五是“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考评的情况,重点是十佳单项示范典型和治违控违示范乡镇的准备情况;六是“两违”信访投诉案件清零行动的开展情况。

本次督导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直奔现场、直面问题,切实掌握实情,听取各地治违除患促安全违法建筑专项整治等相关工作的汇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鼓励各地担当有为、科学施策,推动违法建筑治理向数字化、精准化、常态化转变,加快推进违法建筑依法依规处置,并对下步相关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工作交流】


龙泉市:竹垟畲族乡助力打造“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竹垟样板”


龙泉市竹垟畲族乡是龙泉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全省十八个少数民族乡之一。近年来,该乡以“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为主要工作抓手之一。在今年全省推进违法建筑治理能力迭代升级大背景下,该乡更是主动申报创建省级“治违控违示范乡镇”,担当有为、科学实施、持续深化“无违建”创建工作,推动违法建筑治理向数字化、精准化、常态化转变,加快推进违法建筑依法依规处置。

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夯实基层创建基础。竹垟畲族乡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丽水市推进违法建筑治理能力迭代升级新要求,第一时间制定出台《竹垟畲族乡治违控违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由竹垟畲族乡主要领导亲自牵头负责的领导小组,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同时注重发挥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的作用,对村两委成员进行统筹分组,压紧压实乡镇(街道)创建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创建基础。以“无违建示范村”创建等个性化载体活动,同步推进该乡8个行政村的村级“无违建”创建,助推“治违控违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开展。

二是创新集约发展机制,推进拆改项目实施。竹垟畲族乡坚持“拆”与“用”转型升级的基本理念,以“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耕则耕、宜绿则绿”的总要求,盘活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拆后土地。通过“水岸两治”,集中拆除入乡口河道沿线违建,完成总投资5000余万元的322国道竹垟连接线建设,建成入乡大道,并在入乡口新桥南面5800㎡的拆后土地上种上了油菜花,打造入乡景观。完成总投资1000万元的畲字坝、钢琴浮桥等横溪景观建设项目,利用桥头3732㎡的拆后土地新建畲汉泼水广场,打造特色景点。利用老村口1200㎡的土地建设活水进村项目,打造村口景观。通过创新集约发展机制,推进拆改项目落地落实。

三是突出民族文化优势,推进区域共同富裕。竹垟畲族乡全乡总人口7000余人,其中畲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1/3。是一处畲汉两族人民和谐共居的村落,该乡围绕打造畲乡风情小镇的要求,突出民族优势,充分彰显畲族特色,如现已建成的竹垟旅游接待中心、畲汉中心等,都是竹垟对拆后利用并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典范。通过大力发展风情旅游产业,每年高规格举办“三月三”山哈文化旅游节、“畲寨音乐泼水节”等节庆活动,成为龙泉乃至丽水人气最旺、影响力最广的节庆之一。拆改结合、文旅融合,打造“畲族婚嫁体验”、“畲寨音乐泼水”“自驾房车基地”三大主打旅游产品,创成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省AAAA级景区(乡)镇,创成景区村4个,实现农民增收。



庆元县:百山祖镇“三项”创新助力国家公园创建


庆元县百山祖镇以国家公园创建为契机,以“治违控违示范乡镇”创建为核心,凝心聚力强势推进“三改一拆”行动,通过“三项”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结合创新”助推百山祖国家公园的成功创建。截至目前,今年已拆违处置量7529平方米,累计完成率达183.22%。通过治违控违工作拆出土地利用面积6874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达91.3%。

一、机制创新,提升治违控违工作效率

通过实行拔钉攻坚整村推进的拆改机制来进一步提升拆改工作效率。通过全面违建排摸及时掌握各村存量,前期选取违建密度较低的百山祖村做违建排摸,目前已完成百山祖村“一户一档”排摸,通过建立“中介专业排摸+干部巡查”双重排查工作模式,共排摸建筑298宗,其中合法建筑面积72608.49平方米,排查违法建筑面积2092.17平方米,违建密度0.0037。同时按照违建新旧情况、安全情况、拆违难易情况完成分类登记工作,确保治违控违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二、制度创新,保证防违控违工作落实

在违建管控方面,建立控违片长责任制和即查即拆机制,以“一个干部+一片区域+若干点位”的形式落实拆违监督责任。落实和完善即查即拆机制,适合走简易程序的案件实行现场办公,加快线上拆违进度。协调各村网格员和乡镇执法中队力量,逐渐完善落实“三张清单一张网”即拆违清单、存量清单、责任清单和动态巡查网,坚持每周巡查上报,坚持每月开展安全隐患违法建筑排查工作,要求各村网格员对各村违建拆除动态工作群信息上报,坚持防违控违不动摇,全力推进治违控违示范乡镇创建工作。

三、结合创新,推进防违控违工作进度

推行“三改”与镇重大项目结合推进工作机制,在镇政府所在地百山祖村,通过拆除溪流两岸违章建筑,打造“一河两岸”风景游步道,将拆后利用融入4A景区规划以“避暑胜地乐氧小镇”为主题打造成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小镇。同时在工作成效上做好工作宣传,上半年百山祖镇各行政村开展宣传活动12次,宣传海报张贴80余张,信息上报20余篇,为治违控违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上档提级、展示内涵。

“三改一拆”做在当下,利在千秋,百山祖镇下一步将会继续大力推进治违控违工作,在“拆旧控新”上遵照新增违法建筑管控处置机制,坚持常抓狠抓无违建管控,落实控违拆违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结合“国家公园创建”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做好宣传引导,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结合拆改跟进,力保新增违建“零增长”、存量违建“负增长”,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全面助力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山区典范。


缙云县:加快推进“治违除患促安全”企业违建专项整治


缙云县将“治违除患促安全”企业违建专项整治作为深入推进“三改一拆”行动,提升美丽厂区建设、推动腾笼换鸟行动的基础工程和主推力。自行动开展以来,缙云县始终坚持“立说立行、举一反三、管治并举”的工作要求,在省、市各级交办任务的基础上,自查自纠,进一步拓宽整治范围,攻点破面。截至 10 月 19 日,共拆除严重影响消防安全隐患违建点位30 个、面积 1.3万余平方米。

一、立说立行,自我加压,确保整治出实效。

一是立说立行,迅速部署抓好落实。收到省督导组交办任务后,缙云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强势推进,并第一时间成立问题整改专班,并要求涉及的乡镇(街道)各自成立问题整改领导小组,直面问题不回避,立行立改抓落实,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二是自我加压,紧扣节点强化政策配套。由县“三改一拆”办牵头,县建设局、县经商局、消防救援大队以及相关乡镇(街道)共同参与,在充分结合实际,考虑历史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缙云县“治违除患促安全”企业违法建筑安全隐患整治实施意见》,明确整改措施,为乡镇(街道)紧扣时间节点强力推进问题的整改和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是全面提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结合省办、市办最新工作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了《缙云县安全隐患违法建筑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全县范围内开展“回头看”工作,进一步梳理问题症结,责任再强调,分工再明确,紧盯时间节点,发挥部门合力,全力推进问题点位销号。

二、举一反三,自查自纠,确保整治攻点破面。

在全力整治好省交办问题的基础上,我县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同类问题的自查自纠和整治工作。一是开展联合自查。充分发挥安委办、县“三改一拆”办职能监督的作用,联合对各乡镇(街道)进行认真自查,自我加压,举一反三,加强省交办同类问题的摸排整改,杜绝漏网之鱼。二是开展地毯式排查。压实乡镇(街道)属地责任,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开展联合排查摸底,结合现有“一企一档”,对企业违建现状进行再次核实、汇总、分类,建立排摸台账,通过动态实时更新对违建底数做到“了如指掌”。三是开展跟踪督查。以此次依法拆除严重影响消防安全隐患违建点位为起点,攻点破面推进全县违法建设整治行动,通过全面自查排查,形成分类处置清单,制定方案分批整治。对纳入暂缓拆除的违法建筑, 由县“三改一拆”办跟踪督查,对未按要求整改的,发出黄色或红色督办单,约谈主要领导,强力促拆、促改。

三、管治并举,制度约束,确保整治长效化。

在专项整治行动推进过程中,缙云县不断总结经验,注重管治结合,建立健全长效管控机制。一是建立最广泛的引导各界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县“三改一拆”办的主导、乡镇(街道)的主抓和企业主的主体作用,全面发动,提高企业、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让广大企业和群众共同理解、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占领舆论阵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建立最严格的核查机制。依托省违法建筑治理大数据平台,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联动,建立全覆盖无遗漏、数据真实准确的违法建筑数据库,推进违建分类处置、整治重点和销号管理,确保新增违建发现率、处置率两个100%。由县“三改一拆”办严把审核关,对发现数据不实的,及时纠偏,杜绝“数字拆违”“纸面排查”“躺平式落实”情况的发生。三是建立最有力的责任捆绑机制。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结合“美丽缙云”建设和向美行动,实行一季度一点评、定期排名通报等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将“治违除患促安全”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考核,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景宁县:拆出一座“天空之城” 改出一处“休闲圣地”


昔日荒无人烟的戈壁,到处乱建乱搭,如今绿意盎然,拆出一座“天空之城”;昔日废弃矿区的山崖,到处杂乱丛生,如今整洁宽敞,改出一处“休闲胜地”,浙江景宁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通过“三改一拆”,拆出一片新天地,改出一个新环境!

“天空之城”(全称为那云度假村·悬崖上的天空之城)项目,坐落在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原扫口村老鸦尖西麓(景宁包山铁矿区块),耸立在苍翠山林和高耸山崖之间,距县城1.5公里,高速入口3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悬崖上的天空之城”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总用地面积176余亩,建设用地面积49余亩,并对已废弃的包山铁矿矿区、矿洞及周边山体植入各类时尚元素、全新业态,经过系列扩建、改造、提升,化腐朽为神奇,着力在浙西南绿水青山之间,差异化打造一个浮游在悬崖上的“休闲圣地”。

“天空之城”项目2019年落地,景宁鹤溪街道立即成立由党政班子成员任组长、抽调精干的街道干部、村干部为成员的项目专班工作组,不分昼夜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加班加点完成牵涉3个村民小组、60余农户458个地块的186亩山林、土地丈量、100余处乱搭乱建的菜棚、肥料棚、工具棚、灰铺等的拆除、26个地块水果基地和14棵古树的处置、21穴坟墓的征迁、现场调解各类纠纷100余起;同年8月11日“天空之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在推进土地征收和拆除乱搭乱建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改的文章,以矿区废弃厂房等资源为依托,融合畲族元素,建设艺术生活街区、商务区、客房区三大区块,功能涵盖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商业会务、文化体验等,建成后将领衔新的休闲文化和度假方式,成为景宁新的网红打卡点。

“天空之城”项目科学设计了商务中心、云沐温泉、崖间客房、沉浸式矿洞景观群等十大具有国际性、原创性的文化旅游业态。具体包括离地高度120米的云镜天空泳池、国内首个悬崖峭壁上的观光齿轨列车、瓯江支流小溪边的无边泳池、数字艺术演绎多元素的文化艺术街区等形式多样、动静结合的娱乐休闲场景,让音乐发烧友、T台爱好者、潜水爱好者、普通观光客等各类人群都可以在“天空之城”享受自在生活。

项目还设计了集矿洞客房、矿洞博物馆、矿洞儿童城堡区、矿洞酒窖为一体的沉浸式矿洞景观群,以当地畲居的部落文化为时空底蕴,融合悬崖建筑和山林的意象元素,设计了悬崖间、云崖间、叠崖间等五种类型的悬崖客房,以现代化的手段展现新时代的畲族风情。

目前,那云·天空之城项目完成一期矿洞、温泉、空中泳池等土建工程并于2021年7月交付使用试运营,预计整个“那云·天空之城”项目于2022年7月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