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精细化控违:遂昌局“三大举措”筑牢防违控违“人民防线” |
|||||||
|
|||||||
遂昌县重点打造的未来之城——“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已开始大规模开工建设,为防止伴生新增违建,遂昌县“三改一拆”办利用数字化改革和“县乡一体、条抓块统”试点契机,着眼未来,提前谋划,精心布局,在率先建立专门管护队伍——遂昌县仙侠湖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同时,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字化技术,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多跨协同,打造纵向通畅、横向互联的综合指挥中心,推动新增违建网格化巡查、快速化处置、闭环式管理的防违控违长效机制。 一、织密天巡地查防控网络。一是开展智能化巡检模式。以天工之城进驻的数字化头部企业千寻位置网络(浙江)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前沿技术,开发出以3架无人机自主巡航、33艘公用船自动定位、300艘农用船联网设备等为主要监控设备,以无人机飞控平台、图像识别平台、数据处理平台、船载位置监管平台等为统一监管网络,实现包括湖面漂浮物、渔业养殖、非法船舶等水上违建在内的违法建筑自动巡查、识别、推送、处置一体化监管网络,是我市首个智慧化巡检项目。二是建立多维度巡查责任。由建设、自规、水利、农业、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新建项目的用地、主体结构、外立面的日常巡查监管,乡村网格员负责对属地建设项目的常态化巡查监管,仙侠湖执法中队负责对整个区域的统一巡查监管,健全网格化多维度管控体系,明确对管辖区域内重点范围每日全覆盖巡查不少于1次,其他范围每周全覆盖巡查不少于2次。三是实施重点区自动监控。在各类建筑工地的集中区域、密集区域、偏远区域等地段安装自动监控视频25个,对违章私搭乱建进行24小时全方位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违建行为。 二、优化即查即拆处置流程。一是智能化预警推送。通过天巡地查防控网络发现的新增违建,将第一时间经巡检数据处理平台及时推送至行业主管部门、所属乡镇(村)和仙侠湖执法中队等单位相关人员,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限时办理,同时巡检数据平台将该事件作为未办理件以红色预警突出显示,由县“三改一拆”办跟踪督办;二是精准化快速处置。相关单位收到未办理件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由所在乡镇分管负责人作为拆违现场负责人,立即召集行业主管部门、所在村、派出所、综合执法中队和分时派驻的综合执法队伍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现场拆违组,带上拆违人员和施工机械等作业工具,立即赶赴现场,按事先制定的拆违预案组织拆违;三是高效化拆后利用。拆违后,立即按照土地性质和用途进行拆后利用,防止问题反弹,拆违和拆后利用的每个环节都在县“三改一拆”办的指导和监督下闭环处置完毕后录入巡检数据处理平台,该事件销号完毕。 三、构建防违控违长效机制。一是组建拆违控违“一队伍”。以“常驻下沉”“分时下沉”等模式分类推动部门力量下沉,通过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广旅体、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其他派驻部门的“1+7+X”的大执法模式,全面整合县级部门各条线的执法力量和基层现有的执法力量,以“一只队伍”的形式联合办公,统一执法,提升违法建筑执法效率。二是优化审批办理“一件事”。优化从建筑的审批受理、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一件事”流程,严格落实“四到场”监管制度,并将以上审批流程作为防违控违闭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信息指挥中心。目前该事项已列入省建设厅农村房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系统试点。三是设立闭环管理“一中心”。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构建“一网智治”数字化管理体系,以县乡村三级数智指挥平台为主要架构,实现违章建筑防控“多中心”向“一中心”集成,形成了从受理审批、过程监管、竣工验收全流程闭环管理。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