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战略下,松阳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何保障市民的生活质量、打造和谐有序的公共环境成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着新挑战、迸发新机遇,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在发展中探索如何应用互联网+推进城市管理新模式、助力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成为了当前工作的新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的挑战
1.执法环境复杂化
综合行政执法属于行政末端,而源头权利,例如行政许可,仍归原部门管理,特别是多部门新划转的执法事项加大了执法难度。在此制度下,出现了执法协调不畅的问题,导致执法活动频频受阻。此外,与传统执法环境相比,“互联网+”时代使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面临的执法环境日趋复杂。首先是执法工作逐渐透明化,要求执法人员习惯在镜头下执法,督促执法部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与此同时,执法工作中的任何不规范行为都会被放大,甚至会遭到恶意指责和谩骂。其次,随着法治政府建设及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进,行政执法工作更加关注群众满意度,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担心执法过程被曝光,以至于执法手段较为绵软无力,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时无法寻求有效保护。再次,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在执法过程中会遇到群众指出的执法主体资格和执法依据等问题,执法不规范、程序不到位或者言语表述不合理,都可能会引起执法对象的诘问,通过网络传播和媒体报道的发酵,影响执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2.执法标准严格化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信息获取方式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便捷,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也不断提高,这无疑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执法标准更加严格,传统的执法理念和执法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互联网+”时代对信息传播和数据处理的高标准要求也给综合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建设、配套的执法硬件设施以及对信息和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都要相应进行提升。在信息数据时代,对综合执法流程、案件处理具体程序,执法平台的使用以及执法人员的用语规范等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坚持数字赋能,完善应用统一执法监管和处罚办案体系,加快实现数字化执法监督,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3.舆论监督多元化
社会舆论监督是推进综合执法规范化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互联网+”时代综合执法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技术手段的革新和微信、微博、抖音以及自媒体的飞速发展,舆论监督逐渐趋向多元化,综合行政执法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地引导舆论监督,有效进行舆情处置,必然会影响综合行政执法权威,容易激发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的矛盾,不利于执法工作的开展和城市的和谐稳定。
二、“互联网+”背景下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违法问题复杂多样,执法人员数量不足
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部件剧增后单纯依靠传统网格化管理思路,信息采集监督员无法实现全部部件特别是公用设施状态实时采集并及时监管事件进展,迫切需要辅以机器换人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松阳北城的老旧街区、农贸市场、各大超市附近等流动摊贩较为集中,交通堵塞、影响市容环境现象较为突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城市垃圾清运、中转以及工地扬尘噪声治理工作缺少源头治理和常态化管理手段;现场执法人员对于违法建设、违法户外广告等问题监管缺失,呈现监管不及时、执法取证难、问题易反复等特点。同时,执法平台的上线运行提高了对执法人员的要求。目前,松阳局多为协管人员,持执法证人员不足40人,难以处理日益繁多的行政执法案件。
2.部分执法人员程序理念缺失,执法行为不规范
目前,也存在着部分执法人员有不规范执法行为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执法人员的程序理念缺失,执法理念急需改变。小部分执法人员仍然坚持实体正义的理念,只追求执法结果,忽视执法过程的规范化,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执法理念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点。部分执法人员对大数据信息采集处理的重视不够,受经验思维、惯性思维影响较为严重,缺乏与时俱进的执法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对执法规范重要性的理解不充分,对证据标准和自由裁量标准的相关规定掌握不够准确。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有力证据,获取证据的方式非法,制作笔录没有按照实际情况现场制作,执法程序不规范,没有做到公正执法。
3.执法效率不高,执法方式需要创新
“互联网+”时代,社会公众对综合执法工作的监督越来越严格,执法标准不断提高,传统的执法手段和执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执法人员不习惯利用互联网进行执法工作,对于“网上办案”以及“网络执法平台”等执法方式掌握不够熟练,不具备大数据分析判断能力,仍然习惯在传统的执法空间,使用传统执法手段开展执法工作,城管通系统、网上办案平台以及执法记录仪的应用没有全面推广,执法效率有待提升。
4.执法现场情况多变,取证手段不够丰富
由于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差异大和执法保障体系不全容易导致现场人员执法冲突或受到人身威胁,而取证手段目前相对单一且证据容易遗失,行政执法全过程需通过配备多方位、多角度的执法记录装备和移动终端,并建立同中心平台信息互通共享和协同联动机制。
三、互联网+”背景下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
1.充分利用智慧城管,统筹管理市容环境
视频是城市管理“智慧之眼”,发挥着城市重要区域远程巡检、重点问题智慧发现、运营乱象源头监管的作用。该局运用智慧城管、“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优势,对城区重点区域(各大菜场、主干道、各大超市、茶青市场)加大视频巡查管控力度,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员队伍网格和智慧城管系统平台作用,强化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努力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精准指挥、快捷处置问题。目前松阳县“智慧城管”覆盖地域为:西屏镇主城区及城乡结合部面积为28.5平方公里,“雪亮工程”监控摄像头2450路,下步指挥中心将在重点管控点位监控杆端实施远程喊话功能,完成视频和声音的有机结合,快速纠正占道经营、流动摊贩阻碍交通等违规行为,助力市容管理。同时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市容环境管理,实施信息采集、值班长立案、派遣员派遣、专业部门处置、核查、结案等闭环流程,通过一平台、多中心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应急指挥多业务融合,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2.积极推行网上执法办案,提升执法办案效率
把“互联网+”手段运用到执法办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化技术监督办案过程,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投入力量争取全面实行执法工作与网络的有机结合,利用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办案系统对执法活动进行全程的记录,从立案审批阶段开始,详细记录案件基本情况,受理案件的承办人,证据链,违则、罚则内容,案件办理进程等,并将所有的录入内容通过系统直接形成卷宗保存平台。截至日前,松阳局通过执法办案系统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16起,简易程序案件36起。在系统网站上设有通知通告、政策法规、宣传信息、学习园地等功能,强化网上办案指导和相关法规查询功能,第一时间掌握最新资讯,解决执法难题,从而节约执法时间,提高执法效率。
3.创新城市管理方式,确保服务实效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不断完善创新管理服务和执法方式,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执法”“互联网+监管”智能系统建设和使用,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综合执法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截至日前,处理松阳县110社会应急联动指挥平台的应急案件245起,办结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事项142起,有效通过互联网平台解决各类城市管理类问题。同时,该局继续开展信息化系统推进工作,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升服务水平。今年4月,完成泊客停车对接应用工作,增设寻找车位、停车缴费、公共自行车网点查询等模块,通过智慧出行丰富该局公众号便民服务功能。5月,相关负责人前往温州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交流学习,重点学习街道违停、人行道管控、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工作。该局将继续推进人行道违法停车网上违停处理、网上缴费和对接省综合行政执法平台等系统项目的建设,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4.加强执法办案可视化监督,丰富取证手段
建设移动执法管理平台,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实现上级机关或监督机关可以运用网络手段对执法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可视化监督,使每一个执法活动都在监督和约束之下。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要全程进行音像记录。建立健全基于互联网、电子认证、电子签章的行政执法全过程数据化记录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信息化记录存储方式,通过技术手段对同一执法对象的文字记录、音像记录进行集中储存。现已完成各中队开展执法全过程记录询室、询问系统培训,并上线运行投入使用。
5.开展执法宣传,增强法治意识
“互联网+”时代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推进执法规范化的同时,要坚持开展执法宣传,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执法部门在执法工作方面的改革,逐渐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可。依托政务服务网和省大数据中心,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信息化建设要求,抓好门户网站建设,充分运用微博、微信、APP等载体,开设执法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方便群众查询,推动实现执法信息掌上查、随时查。通过广泛的宣传,使群众能够正确认识执法活动,理解执法目的和执法程序,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执法权威,为优化综合执法环境创造良好的法治基础,有利于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自觉地配合执法部门的执法工作。
当前,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已进入攻坚期,综合执法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创新执法方式,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更大力度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已成为提高综合执法水平,树立积极执法形象的客观要求,是行政执法机关转变执法理念,促进执法实效实现的重要支撑。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方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