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专题专栏 >>工作研究

关于综合执法信访工作的若干思考

发布日期: 2020- 11- 20 16: 32 浏览次数:

近年来,随着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改革深入推进,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也随之而来。作为受信访“主力军”之一,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综合行政执法的信访工作也将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随着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改革日趋完善,执法职能数量及执法范围的扩展导致了办理信访投诉成为日常的重要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处理问题涉及工作时间以外。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的早餐店及夜市经营噪音油烟问题以及工地夜间施工等问题,多发生在早晨、夜间等正常上班时间之外,且流动摊贩等现象在周末、节假日较为严重。由于执法力量薄弱,难以及时有效办理投诉。

二是同一事件重复投诉。对于综合执法工作来说,因部分事件处理不到位、部分违法现象易反弹等原因,导致同一事件多次反复投诉,造成信访事项难办理、信访群众难满意。

三是部分事件办理效率低。随着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改革推进,新职能划转带来的专业技能、执法程序、行政处罚等 问题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且部分事件职能边界不清,导致了投诉事项办理效率低下。

二、原因分析

一是部分执法者综合素质亟待提升。部分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够高,业务能力不够强,综合素质不足以很好解决问题,导致信访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而重复投诉。

二是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节假日抢抓违建、占道经营、秸秆焚烧、夜间施工扰民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导致执法局成为信访“主力军”。

三是部分群众存在邻里不和。部分群众邻里关系不和睦,存在较大矛盾,导致互相投诉、虚假投诉等现象。例如景宁畲族自治县城区新兴弄某小区,同一栋居民楼的居民因关系不和,多次以多种理由进行投诉,且存在无违法行为而投诉的虚假信访。

四是协作机制有待完善。综合执法系统改革还在路上,部分职能界限模糊,监管处罚责任不清,存在职能死角盲区,责任单位互相推诿,导致部分信访事项办理不到位,群众难以满意。

三、做好信访工作的途径

一是加强执法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对于部分执法者综合素质不高、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加强执法培训、普法宣传需要常态化开展,在广大执法者及执法对象群体中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氛围。同时加强多角度对执法者对信访事项办理工作的督查监督,使信访事项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有效办理,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是倡导邻里和睦,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的邻里关系有利于减少信访难题,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效能。消除摩擦、化解矛盾可依靠法律法规或矛盾调解中心的力量,但依此方式解决有时存在引发其他矛盾等不和谐因素的隐患。社区文化作为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居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其所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非常明显的社区个性信念和行为方式,必会对融洽社区人际关系、凝聚社区力量、消除社区矛盾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

三是健全协调机制,避免信息孤岛。建立由各级政府牵 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城市管理工作协作配合机制,加强

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要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综合执法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源头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后续监管职责,形成无缝对接的监管格局。要建立部门之间信息互通 、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形成管理和执法工作合力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