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靓丽、有序、规范的市容市貌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也是我们城管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的频繁以及其他因素,导致城区流动摊贩越来越多,成了群众投诉的热点、社会反映的焦点,也成为我们城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实现建设“美丽大花园”的目标,结合县城的实际情况,分析流动摊贩存在的原因和利弊,就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改变现在的管理模式,做到文明执法,亲民执法,怎样做到长效管理等,谈谈看法和想法。
“流动摊贩”是城管队伍最熟悉的字眼,也是花去执法人员大部分时间去管理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特殊性在于生活条件差、经营工具简单、流动性大、随意性大、经营者素质低、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等等。作为现实社会的产物,有他们存在的必然性。
一、流动摊贩为什么会存在?
(一)社会现实的产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大一部分原来务农的农民失去土地,工厂上班的人员下岗,残疾人员为了生存,照顾子女进城读书等等原因催生了一大批流动摊贩。
(二)弱势群体维持生计的需要
这部分人员大多文化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就业困难。摆摊做小生意门槛低,一辆推车,几样简单的工具就能开始经营。
(三)部分市民的需要
因为他们的存在,就有他们的消费群体。像遂昌这样一个小县城,有很大一部分市民还在享受着流动摊带来的价廉商品和便利的服务。
二、流动摊贩存在的利弊有哪些?
流动摊贩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分不开。相对经营者来说,经营流动摊资金周转快、成本低,能逃脱税收和摊位费,因而利润丰厚。对广大市民而言,购买流动摊的商品方便、价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流动摊贩所产生的更多是“弊”的一面。
(一)食品卫生问题不容乐观
流动摊贩由于无证经营,逃脱相关部门的管理,经营者无健康证,难免其中一些设摊人员身患各种疾病。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尘土飞扬的大街上,流动摊贩用一双手即收钱又揉面粉或擦汗。尤其到了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对自身带来的隐患是可想而知的。
(二)价廉不一定物美
流动摊贩出于谋利动机,往往经营的是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更无售后服务,且极可能缺斤少两、以次充好,从表面上看其经营的商品价廉物美,但从理智的层面上看,价廉不一定物美,也可能是便宜没好货。加上近年来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地沟油、泔水油之类的曝光文章,令人触目惊心!
(三)影响市容市貌
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往往沿街占道叫卖、随地乱丢物品的外壳、包装等,以至于影响市容市貌。是否占道经营,对于经营者来说似乎与已无关,因而流动摊贩在经营过程中,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四)影响交通
流动摊贩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只要有人买东西能赚钱就行,而不管是否影响车辆通行,即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又给拥堵的城市带来更加的拥堵。
(五)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流动摊贩的存在即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又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由于逃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我县对流动摊贩的管理现状如何?
目前我县的管理模式是:禁止百货类的产品设置流动摊位,水果蔬菜进入临时疏导点,相对应的产品进入相关的市场。但现实情况是仍然有一批“资深”流动摊贩长期与城管执法者打着“游击战”。这些摊贩中有的是在市场里没有摊位位置;有的是嫌市场里的摊位费太贵,买卖收入还不够交摊位费;有的是已经习惯在街上流动的“逍遥派”,管的严格他们就在家里休息,管的宽松他们就开始上街做生意;有的是县城附近的老年人,在自己家边上的菜地里种点菜,自己吃不完就拿出来卖,不是贪图赚钱,而是觉的自己的菜吃不完,扔了浪费;还有部分就是“赶集派”,哪里有集日就去哪里。
对于执法者来说,管理难度最大的就是嫌市场里的摊位费太贵的这部分人。这批摊贩中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困难,有的就靠一个流动摊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因而他们天天都要上街做生意,不管哪个位置,只要有人买就在那里随时停下开始贩卖。考虑到这部分人的难处,遂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优先给他们在临时疏导点内安排了摊位,但他们仍然选择在街上流窜。一方面是不舍得交摊位费,另一方面嫌弃在市场内人流不如街面上多。
四、如何结束城管与流动摊贩间的“游击战”?
针对这部分流动摊贩的特殊情况,遂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上下集思广益,共同探索有效管理方法。在过去,执法者与流动摊贩之间除了“这里不能摆摊,你拉到市场去卖!”之外,就没有过多的交流。今后,我们将转变管理方式,采取约谈、交心、亲民执法等新型管理模式。
首先和他们谈心,融洽感情,在谈话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多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而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消除彼此间的误会,改变以往敌对的不良印象;然后将亲民执法、和谐执法落实到工作中。改变以往简单执法的方式,即使他们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也对他们多加劝解,做到“首违不罚”。能当场改正的及时改正,能进入市场设摊经营的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摊位,需要其他场地设摊经营的协助他们规范经营,屡教不改需要处罚的采取警告、写保证书、处罚、暂扣物品等,能从轻处罚的尽量从轻处理。
五、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首先尊重事实。流动摊贩的存在不是偶然,这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必然产物,有他们的存在就有他们的生存方式,特意去改变是不现实的。
其次要在管理上下工夫。引导、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不以执法者自居,而是以服务者为荣。寄管理于服务之中,放下执法人员的架子,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特别是年长的设摊人员,要切身感受他们生活的艰辛,理解他们的难处,毕竟经营流动摊是个苦差事,如果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何必在街上日晒雨淋
然后要做好疏导工作。尽量满足他们的设摊需要,设立更多的市场和设摊点,让他们有地方设摊。
最后要是做好服务工作。理解他们的设摊的行为,而不是藐视他们的存在,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