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专题专栏 >>工作研究

缙云县“四个抓”稳步推进“无违建”创建

发布日期: 2017- 10- 18 15: 25 信息来源: 缙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缙云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紧紧围绕“无违建县”创建这一中心任务,按照“控新从严、拆违从稳、处置从实、利用从宜、服务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四个抓”即抓系统谋划、抓重点突破,抓统筹推进、抓舆论引导,现已超额完成了省、市交办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稳步推进“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该县共拆除违建面积203万平方米,完成市目标任务(109万)的186%,为县目标任务(330万)的61.52%,拆违总量和进度均居全市前列,全省排名第47,拆后利用率80%。创建“无违建村”143个、“无违建乡镇”7个,“基本无违建乡镇”6个、“无违建创建先进乡镇”5个,创建覆盖率100%。完成“三改”面积117.74万平方米,为市目标任务(93万)的126.6%。其中,城中村改造排名全省第44名。

一、抓系统谋划,机制保障更加到位

在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态度坚决的基础上,缙云县紧紧把握全省“三改一拆”“无违建县”创建工作发展态势,把县内的基础和条件分析到位,把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理清楚,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搞明白,坚持立足实际、借势借力、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好工作。同时,十分注重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来确保责任的全面落实和工作的扎实推进。

(一)领导高度重视。今年110日、415日、67日、727,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相继四次召开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会议,亲自部署目标工作任务,并于8月份开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每周召开工作点评会(由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轮流主持),全县“三改一拆”工作良好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干群的共识进一步凝聚,工作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出台《缙云县关于在急难险重一线点评考察识别干部的暂行办法》,将“治危拆违”一线干部纳入重点考察识别范围。

(二)明确任务目标。年初开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委派县分管领导牵头三改一拆办、六边办、治危拆违办、镇治办等相关单位,深入乡镇(街道)进行实地调研,研判形势,充分征求意见建议,调整行动部署和目标任务,及时分解下发了《关于下达2017年度“三改一拆”工作任务的通知》,按照拆违、处置、三改、创建、专项行动等不同任务类型,分时段下达阶段性目标任务,并在87日全县“三改一拆”第一次点评会上提出了“再拆160万、冲刺330万、处置14000户”的存量违建销号目标。

(三)落实工作机制。一是全面落实县领导联系机制。全县31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分别领办一个乡镇的“无违建”创建,每月不少于一次实地调研督导。二是建立两张清单挂图作战。按照“无违建”创建计划,建立责任清单,实行包村创建,限期完成。建立问题清单,对上级交办和督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清零销号。三是落实“五个一”督查考核机制。即每日一次信息报送,每周一次工作点评,每月一次进度排名,每季一次综合考核,年终考核一票否优,设置了“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工作进度红黑榜,并对月综合排名末二位乡镇授予后进乡镇黄色警示牌,通过互学互比互促,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工作局面。

二、抓重点突破,工作落实更加到位

对“无违建乡镇”创建、违法建筑拆除等重点难点工作,缙云县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开展集中攻坚。通过突破难点,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成效全面提升。

   (一)迅速开展创建。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实行分类指导、分批创建、分别考核,确定了石笕乡等9个创建基础相对较好、创建难度相对较小的乡镇为年内必创乡镇。通过全程高压紧逼和多轮次、不间断、高强度的反复查漏补缺和整改提升,全部按时通过市“无违建乡镇”考核验收。今年6月,全面部署开展“无违建”创建夏季攻势,要求进一步加快违法建筑处置,进一步加快无违建村创建,进一步加快无违建乡镇(街道)创建,实现各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全覆盖,重点做好十镇百村无违建共创工作,并于97日正式打响了“奋战60天坚打赢创建攻坚战”集中行动。

同时,注重向先进学习取经,先后组织人员到全省首批“无违建县”安吉县以及云和、松阳、遂昌等兄弟县学习取经,回来后及时消化,并对照省“无违建县”、市“无违建乡镇”创建标准进行对标达标,指定专人负责落实。稳定县“三改一拆”办骨干力量,突显了一支以80后年轻干部为攻坚力量的缙云“改拆”铁军,巧绘了《“无违建乡镇”台账资料结构图》,统一台账标准,并利用周末、夜学时间组织全县各乡镇(街道)联络员进行学习,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如县“三改一拆”办创建指导科陈红强科长,在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在病床上梳理出了《“无违建乡镇”创建工作资料目录检索汇编》,石笕乡分管副乡长樊宇锋、东渡镇综合执法中队长李富华等一大批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在岗抓落实,全乡干部白天战高温、斗酷暑,以“一碗泡面垫肚子”通宵达旦做笔录、理台账的感人事迹。

目前,各乡镇(街道)台账框架基本成型,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完善县级台账,并于913日在溶江乡召开了全县台账现场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全县台帐,并于918日承办了全市“无违建”创建工作现场会。

(二)强势推动拆违零容忍的态度推进存量违法建筑拆除,力求高速销号。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人员、重点类型的违法建筑坚决予以打击,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蔓延势头。仅1-5月,全县拆违就已达到115.5万平方米,完成市定目标的105.9%;拆除总量与2016年全年持平。相当于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工作量。通过各类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拆违周等载体,实现单月拆违34.4万平方米,单周拆违29万平方米,单日拆违破10万平方米的成绩,均创历史新高。七里乡单体超33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仙都大肚岩违法建筑、新碧街道麻鸭市场等一批难啃的硬骨头被纷纷拿下,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和示范效应,群众纷纷点赞好评。完成“蓝色屋面”整治面积35万平方米,进度92%,整治工作如火如荼推进中,力争9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严格管控。建立县、乡、村三级巡查网格,加强巡查管控,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全覆盖巡查防控格局。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执行村民建房四到场、挂牌施工和村规民约农村建房押金等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建房管理,严防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情况发生。加强责任追究,严格执行《缙云县新建违法建筑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领导干部巡查监管不力的,采取组织和纪律措施。近期,缙云县对壶镇镇桃源村元古自然村旧村改造项目存在监管失责的10名工作人员给予了严肃的党政纪处分,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县掀起《省委书记之问》主体大讨论活动,重点围绕“无违建县”创建、旧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基层组织建设等5方面内容进行讨论,定目标、明思路。

三、抓统筹推进,工作联动更加到位

牢固树立“拆是手段,用才是目的”的理念,不断强化融合思维和“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六边三化”“五水共治”等相关工作,努力做到拆改结合,拆以致用,助推发展,力求取得效果叠加、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拆改结合,促进了环境美化。一是拆违与旧住宅区改造相结合,完成“旧住宅区”改造30.36万平方米,为市下达30万任务的101.2%,双潭水厂安置小区、东门片区和仙都下洋村等改造项目全面完成,有效地美化了城乡居住环境。二是拆违与城乡环境整治相结合,与“六边三化三美”等工作协同推进,有效清除“六边”区域范围内乱搭乱建、脏乱差等现象。金丽温高速沿线等“三条美丽风景线”已经初步呈现,330国道及各乡镇(街道)主干道两侧环境明显改善。三是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推进,做到“拆改、拆建、拆用、拆绿”结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串“点”连“线”成“面”,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二)拆用结合,拓宽了发展空间。拆违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完成城中村拆迁改造类453户、面积9.3万平方米,完成综合整治类737户、面积27.26万平方米;合计面积36.56万平方米,为市下达35万任务的104.46%风景山、西寮、镇东(C)、新区大河(B)等8个区块改造项目相继完成。二是拆违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结合县委县政府“攻坚破难画句号”作风建设活动,有力地推进了G330国道生水塘水泥管厂、杜桥茶叶市场、新区南区块樊某某等违法建筑的拆除,确保了G330国道综合整治、新区南区块开放等一大批重点城市项目建设。

(三)拆建结合,推动了转型升级。一是拆违与旧厂区改造相结合,全县完成旧厂区改造面积51.82万平方米,为市下达28万任务的185.07%,完成了浙江鑫佳塑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改造项目,有推动了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二是低小散企业整治相结合,稳步推进并顺利完成新区好溪沿岸、新碧火车站场等大批低小散乱企业违法建筑拆除,倒逼企业异地迁建和转型升级,成功实现低效工业用地重新规划利用。其中,仅官店石材加工市场、新碧火车站场两大地块,占地面积就达12万多平方米。

四、抓舆论引导,工作发动更加到位

充分认识到坚实的民意基础,是打赢“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县”创建攻坚战的关键,坚持把群众观点、群众导向和群众路线贯穿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的始终,努力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做好了社会舆论引导。该县政务微博、网站、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平台均开辟了“三改一拆”行动专栏,在加强媒体宣传引导的同时,在全县范围推行“建房承诺制”和“保洁责任包干制”,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各村将“三改一拆”相关规定纳入《村规民约》,提高乱搭建、乱堆放、乱张挂等不良行为的信誉和经济成本,不断强化村民行为自律。同时,于6月中旬组织开展“治危拆违”乡镇(街道)一把手访谈,和“治危拆违”先锋模范人物事迹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浙江日报》《丽水日报》等省市主要媒体先后对该县“治危拆违”存量违建销号整治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

(二)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常年向社会公布违建举报电话,常设信访接待室和信访接待日,正视民意诉求表达,并尽最大努力解决。1-8月份,共接收信访件146件,全部予以及时办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得到了有效处置。同时,尊重违建人正当利益,努力解决合理诉求,做深、做细思想工作,积极鼓励自拆、助拆,并认真做好重大拆违事项风险评估。未发生一起因拆违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和恶性事件。

(三)加强了社会民主监督。建立了由“两委员”、“一代表”参加的市民监督团,县“三改一拆”办、六边办、平安办、治水办、电视台等多家单位联合开设了“缙云聚焦”栏目,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评议、曝光揭丑和跟踪报道,有力地推动了“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六边三化”等相关作的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和扎实深入开展。同时,根据《缙云县“三改一拆”巡视督导方案》,成立“三改一拆”巡视督导小组,于75日,由县分管领导牵头进行首次巡视督导集中约谈,共下发巡视督导问题反馈单8份,要求1个月内整改到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