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局推行“诸葛亮会议”谋划发展思路 |
||||||||
|
||||||||
今年以来,城管执法局为有效解决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城市综合管理方面的难题,结合加快“美丽县城”建设工作,以“打破传统管理观念,创新发展新路子”为切入点,探索推行“诸葛亮会议”模式,激发干部竞相献策意识,加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其主要做法有: 一、发动全员参与,确保人员类别“广” 一是四级联动,全面覆盖。改进过去中层干部集中式专题讨论和领导“拍板”决策等专断式的决策模式。增强全局人员的团队意识,做到领导、中层干部、科员、协管员四级联动,共同参与,献计献策,激发干部队员“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事热情,力求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收获独到见解和创新观念,实现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 二是角色转换,互动参与。首先,学会换位思考。打破“以自我岗位为中心思考问题”的惯有思维禁锢,每位参与成员互换身份从“他人”的职权、岗位和角度提出各自独创性的想法。其次,从单一思维向多维思维转变。根据每期会议的不同主题随时保持多重身份的动态转换,如在畅谈阶段领导以主持人身份通过轻松有趣的话题导入会议议题;在筛选阶段领导又以决策者身份将大家的想法整理、比较、择优选取最佳建议。 三是专业号脉,把关质量。根据讨论内容的不同,分别邀请法律、违法建筑处置、户外广告等领域的专家作为嘉宾参与讨论,共同商定该工作或方案的可行性,形成以领导牵头,干部队员畅言,专家把关的讨论机制。截止目前,已邀请各类专家参与讨论2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在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区域分块综合整治和历史违法建筑处置等城市管理难题。 二、注重讨论效果,确保会议类型“多” 一是开展例会形式讨论。利用周一夜学、周二的职能科室与大队专题会议,及时穿插当前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作为讨论焦点,形成书面资料分类汇总逐级上报。吸收并采纳了“县城三街道城市管理一体化”、“‘六无’”示范街、示范社区、整治社区的创建”和“人行道拍照违停‘三不’(不定人、不定岗、不定时间)准则”等3个拓展建议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防体系建设”和“作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等3个创新意见。 二是开展主题形式讨论。以主题讨论的形式,疏理出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工作主题,共5个方面25块具体内容,其中涵盖了我局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法制建设、队伍建设、日常管理等,整理后以公开形式征求意见,广纳谏言。截止目前,已召开各类主题讨论会8次,征求意见21条,最终确定了需新建制度6项,修订制度10项,废止制度5项。 三是开展分组形式讨论。按照业务范围、主题类别、时间缓急等分类,由业务科室(下属单位)组成5个专业小组,结合例会、主题会议提出的可行性建议,采取分类划组的形式进一步深入交流和研讨。截止目前,已召开各类专业小组讨论会8次,提出可行性举措3项,包括改进执法服务标准,落实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党风廉政建设打防管控体系等。 三、健全“诸葛亮会议”制度,确保工作成效“实” 一是建立机制,督促落实。制定出台了《青田县城管执法局“诸葛亮会议”制度》,把“诸葛亮会议”纳入常态化管理,并进一步明确了制度执行的规范流程。 二是规范标准,亮出特色。设置参与对象、主题范围、会议类型、奖励措施和注意事项等五大高标准板块,采取精神和物质的两面奖励,在年终时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有效建议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队员予以嘉奖,并与年度评先评优挂钩,激发全体干部队员竞相献策积极性。 三是实施奖励,浓厚氛围。以文件形式发布建议人的姓名和所在科室(单位),依托局“侨乡青田城市管家”微信平台和1355短信平台,及时公布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新举措、新方法,在全局上下形成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干事业的浓厚氛围。 (青田城管执法局 张媚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