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专题专栏 >>工作研究

思明执法局:科学执法为构建“五宜思明”助力

发布日期: 2010- 03- 25 11: 16 信息来源: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浏览次数:

思明区作为厦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既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海港风景城区,也是海峡西岸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自2003年三区整合以来,思明区的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已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第16名。这片集消费购物、商务营运和游客集散于一身的热土,正逐步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海西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文明和谐美好家园的中心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旧城改造不断推进,势必对城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为中心城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面对城市管理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繁重的城管执法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文明执法方式,构建和谐城管,用坚定的信念维护城市管理秩序,为打造“宜业、宜游、宜商、宜居、宜学”的“新思明”尽职尽责,展现着思明区城管执法人员的魅力,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为厦门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做出突出的贡献。

创新执法

一系列创新执法的举措,取得市容市貌管理工作的新成效

城市的文明亮丽,基础在于市容市貌的整洁。为了搞好市容市貌,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根据工作特点,总结经验,创新突破,率先在全市创建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率先实行“9+1”的联合执法新模式。就是以城管部门为主,从公安、工商、卫生、街道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联合执法队伍,派驻“9”个街道,同时建立“1”支机动队,全面开展对市容环境卫生、农贸市场、文化市场和食品卫生等方面的专项整治。

率先在全市签订城市管理工作责任状。通过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层层落实城市管理目标任务,形成城市管理工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城市管理新格局,确立了以区为核心、街道为重点、社区为基础、专业部门为指导的分工科学、责权明确、务实高效、运行有序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形成了城市管理工作区街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合力。

此外,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管理中采取了提前一个多小时上班和推迟下班的做法,建立了24小时工作制,并对社区和主要路段实行“定执法人员、定责任路段、定管理目标、定考核奖惩”的“四定”、“量化”管理,对全区88个占道重点路段,安排专人定点值勤,事前介入,提前预防占道经营。

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得到了有效地落实,取得了胜利的果实。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思明区很好地发挥了中心城区的带头示范作用,为厦门市两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民执法

为民解忧无小事,主动热情的执法行动得到市民群众的肯定

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除了担负日常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还担负着全区的110联动执法任务。只要是为群众排忧解难事,不是事情大小、是否属于职责范围,他们都不遗余力去解决。

2008年6月8日凌晨,一位热心的群众反映,在东浦路上有两块大石头横在路中间,这使本来不算宽的道路上多了一个“拦路虎”,很可能造成交通堵塞。虽然清理这两块石头并不是执法局的职责,但在接到电话后,执法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把石头搬走了。报警的群众说,“原本只是件小事,而且那么晚了,我以为没有人会管,没想到,城管来得那么快,到场后二话不说,很快就把石头搬走。”

一些事情看起来虽小,但是处理起来很考验人的耐心和工作态度。居住在苏厝街的苏女士反映,她的邻居养了三只斗鸡,斗鸡鸣叫的声音,影响到周边群众的生活,尤其对本来就睡眠不好的苏女士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为此,苏女士与邻居多次协商,但问题始终不能解决,作为亲戚的两家还因此闹翻了脸。邻居养斗鸡的老人爱鸡如命,如果强行处理,老人可能受不了刺激。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多次前往调解,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劝说,一句句入情入理的话语,渐渐打动了老人,最终同意处理斗鸡。执法人员的耐心调解,不但解决了斗鸡扰民的问题,也使两家重归于好。负责办案的执法人员说,“只要我们怀着执法为民的心,没有什么执法难题会难住我们。”

正是抱着这样的执法态度,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市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市民的肯定和赞誉。

文明执法

宣传教育、限期改正和立案处理“三步走”,当事者服,群众也满意

占道经营不仅挤占道路空间,影响着城市整体形象,而且反复回潮、屡禁不止,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对此类违法行为,以前城管执法主要以当场暂扣当事人违章占道经营的物品为主,这种简单的执法方式,暂扣物品常遭当事人争抢,也使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不满。

“必须改变简单的执法方式。”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通过深入调研,针对固定店面占道经营的违规行为较易取证的特点,建立了宣传、整改、处罚“三步走”的文明执法新模式。

具体来说,对首次违法行为,以宣传教育为主,通过向违章者宣传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使违章者知道自己所违反法规条款,明白不及时纠正将面临的处罚后果。对第二次违法行为,采取限期改正措施,现场开具限期改正通知书,告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违法行为,逾期未改正或者改正未达到规定要求将依法处理。对于第三次违法行为,执法人员依法立案处理,对当事人依法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于不按时缴纳罚款的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收缴。

东明路一家水果店违章占道经营,店主把执法人员的劝导当耳边风,对执法人员的劝导不仅不履行,还出言辱骂。在多次劝导无效的情况下,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他违章占道行为进行立案查处,下达了处罚决定。刚开始店主不当回事,拒不履行处罚决定,执法局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刚接到法院传票时,他还不以为然。当得知若再不履行处罚决定,法院将查封其店面时,店主慌神了,主动到银行缴纳了罚款。

文明的执法方式,减少了纠纷冲突,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肯定,群众说:“以前城管执法方式不文明,即使城管是对的,群众也不满意,现在城管文明执法,效果好,当事者服,群众也满意。”

和谐执法

“疏堵结合”的办案方式,既化解了矛盾,也解决了问题

阳台山路有一处60平方米的搭建物,是某厂50年代所建的工棚,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并不属于违建。经过多年的风雨,本属临时搭建的工栅已破烂不堪,与周边的新建小区和美丽风景显得格格不入。加上居住在里的苏某一家,在屋里从事回收废品与代换煤气的工作,废品发出的臭气和煤气罐的杂乱堆放,形成一处卫生死角和安全隐患,引起周边群众的强烈不满,人大也多次提案要进行整治。

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此高度重视,多次研究分析,寻求好的解决之道,多次前往苏某家中,了解苏某的实际困难,并与苏某促膝长谈,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为解决苏某一家的困难,执法中队、社区居委会协调其原属单位为其解决了住房问题,并帮他申请了低保,安排苏某妻子到居委会从事保洁员工作。居住、工作、生活都有了着落,苏某一家最终同意搬离。影响市容观瞻的建筑物顺利地拆除了,困扰周边群众的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坚持理性、亲民的执法,巧妙地采用“疏堵结合”的科学思维和工作方式,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使一个又一个历史遗留的难题得到创造性地解决。

在整治违章占道经营时,“疏堵结合”的工作方式既解决了交通拥堵、环境卫生等问题,又方便了市民的需求,同时也维护了商贩的利益,做到了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

前埔北区农贸市场一带,人流量大,众多摊贩乱摆摊行为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执法队员经过调查了解,发现附近居民确实有购买的需求,一些商贩也需要靠摆摊维生。执法局和相关单位达成共识,在市场外的人行道划出一片设立夜市,将占道的摊贩疏导到夜市经营,统一管理。现在的夜市,市容整洁,秩序井然,群众和商贩也非常满意。

严格执法

危险面前敢碰硬,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充斥危险、艰难的执法任务

执法为民,并不代表着在执法中不敢碰硬。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市区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中,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执法队员没有胆怯,也没有退缩,再危险、再艰难的任务,也是坚决有力地完成。

房间里洒满了汽油,打开的液化气瓶“嗞嗞”向外冒气,石灰粉飞撒,违建方手里还拿着打火机,扬言要和执法队员同归于尽。在拆除塔埔黄头一处违章抢建时,思明区执法局就遇到了险象环生的一幕。面对违建方的不理性行为,执法人员进行耐心地宣传劝导,但是,业主情绪激动,根本就听不进去,甚至还准备点燃汽油瓶。危险就在面前,危机随时发生!

就在危机暴发的一瞬间,在场的一执法队员冷静机智,率先冲了上去、夺走违建业主手中的打火机,违建业主趁机将另外一只手里的汽油,泼洒到这名队员的脸上和眼睛里。忍着剧痛,该执法队员将汽油瓶和打火机牢牢地控制住。其他队员迅速跟进,关闭了液化气罐。违建方被控制后仍对执法队员又踢又咬,使多名队员受伤,有些队员还因此被送往医院治疗。顶着危险,执法队员对违建进行了强制拆除。

在日常的执法工作中,一些市民为了不法利益,采用暴力对抗执法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再剧烈、再暴力的对抗正当执法,也丝毫改变不了执法队员严格执法的决心和行动。执法队员说,采用暴力对抗执法的方式害人害已,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将受到法律的惩处,多名暴力抗法者就因此受到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有些还被判刑。

2004年成立以来,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营造良好执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第九届、第十届文明单位,连续两次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连续5年被市城管办、市政园林局、市容考评委评为市容考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市执法局评为先进单位。思明区在市级市容综合考评工作中持续荣获榜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